木星顺行3天前“贴秋膘”,这是为了什么?

发布时间:2019/8/9 23:14:40  浏览次数:1723

新月占星 


640.gif

撰文|远志

编辑|牧羊

排版|冯琦

 

随着大暑一场场雷雨从天而降,逆行的水星也终于被浇了回来,一切就像被施了魔法:

 

手机不会没事儿就往地上摔了;

记性也貌似变好了很多;

原来三番五次沟通都词不达意,突然变得心领神会了;

举棋不定的犹豫不决也终于随着水星顺行变成了一锤定音……

 

事物仿佛一下子回归到正轨,这令我们不禁感慨行星顺行的魅力。

 

令人欣喜的是,我们也将在入秋之后第三天迎来木星顺行,这颗传统“吉星”的顺行,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?也许很多人都会充满期待,期待着某个幸运突然降临……

 

然而,也许木星顺行的影响并不会像水星那样立竿见影

 

一方面,木星运行的速度远不及水星,它不会像水星那样神经质的勇往直前、或急流勇退,总能让汹涌的波涛冲击你的肾上腺和小心脏,那是一种缓慢的变化,一种在你还没察觉就已经推着你向前走的力量。

 

另一方面,我之所以说它或许并没有水星顺行的影响那么直接,也是考量到立秋的缘故——


立秋,七月节。 “立”字解见春、秋,揫也,物于此而揫敛也。


立了秋,我们便进入了农历七月,也就是十二地支中的“申月”。

 

秋,是“揫”的意思,《说文》中的解释“揫,束也”,也就是收敛,聚拢,束缚。进入秋天,世间万物便到了收敛、收获、汇聚的时节了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09231842.png


秋天五行属金,所谓“真金不怕火炼”、“宁折而不弯”,金往往给人留下坚不可摧的、牢固的印象。因此,金行掌管着情义、义气的“义”。

 

怎么才算的上是“义”呢?

 

有生就有死,付出了就会得到回报,就是“义”。

 

春天、夏天的生气勃勃、繁花似锦,到了秋天就要面临万物凋零,而上半年的辛苦耕耘和悉心照料,到了这时也会收获丰硕果实,这就是“义”。

 

《易传》中把上天的美德用“乾”表示为“元、亨、利、贞”,而其中所谓的“利者,义之和也”,正是说秋天到了五行中金行发挥作用的时候了,已经到了收获时节,当然也是收敛的季节。

 

这个时候你可以把至交好友约出来聚一聚,联络联络感情,正好对这个“义之和”应应景;同时,也非常适合回笼资金和资源,借出去的东西到了该要回来的时候了,而本该属于你的东西、或是你应得的回报,不妨大胆地借助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努力争取。

 

另外,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适合积极地、大面积地扩张或者开展全新业务,而是要对现有的事情、资源和业务进行细致的梳理和筛选,对当前利弊作一下客观的权衡,然后大胆地去进行取舍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092318421.png


也许,秋天收获一片金黄的美景让你愉悦,但我也要提醒你,秋天更是把“杀猪刀”。

 

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去贴秋膘?

 

你可曾听过“秋后问斩”,把你喂肥了,宰了之后才会有更多的肉!这正是所谓,立秋初侯,凉风至。


立秋初候:凉风至


立秋初候:凉风至。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。温变而凉,气始肃也。《周语》曰:“火见而清风戒寒”是也。


立秋的前五天,凉风就悄然的降临了,骄阳似火的炎炎夏日,在经历了“大雨时行”(大暑三候)之后,尽管白天可能还会觉得热浪滚滚,但到了晚上,已经不会再那么闷热难耐了。

 

这种让人觉得蒸腾的暑热之气,已经开始转变为微寒之气。《国语·周语》中也提到,当清晨太阳升起之前,在天边能看到大火星(心宿二,天蝎座α)的时候,天气开始转冷,这个时候要开始准备入冬御寒之物了。

 

《月令》中引述的《国语·周语》中,原为单襄公向周定王叙述出使陈国的见闻。这段话包含了很多古代天象和节令,对我们了解古代天文和时令意义非凡。单襄公跟周定王说:即便是陈国不遭受灾难,国家也会灭亡,然后,他向周定王是这样解释原因的:

 

夫辰角见而雨毕,天根见而水涸,本见而草木节解,驷见而陨霜,火见而清风戒寒。故《先王之教》曰:‘雨毕而除道,水涸而成梁,草木节解而备藏,陨霜而冬裘具,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。’故《夏令》曰:‘九月除道,十月成梁。’其时儆曰:“收而场功,待而畚梮,营室之中,土功其始,火之初见,期于司里。’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,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。今陈国火朝觌矣,而道路若塞,野场若弃,泽不陂障,川无舟梁,是废先王之教也。


这里的“角”、“天根”、“本”、“驷”、“火”分别指代的,就是中国二十八星宿中东方苍龙七宿的“角”“亢”“氐”“房”“心”这五个星宿。当清晨太阳升起前,我们能在天边看到这些星宿时,就意味着我们已经逐渐进入了冬天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092318422.png


《月令》把“凉风至”作为立秋的初候,或许有这样几层深意:

 

首先,如果将一年分为阴阳两部分,那么通常我们会用“阳”代表温暖,而用“阴”代表寒冷。立秋时分,阴气处在向二阴生发的过程,此时阴气还盘桓于地下,尚不为人所洞悉,因此,我们会说此时的阴气仍然非常微弱,《说文注》中说“薄寒曰凉”,因此,这里会用“凉”来表示微弱的“阴气”,这个时候由于我们还处在“伏天”,金行之气还在蛰伏,微微的凉风不仅不会让我们觉得寒冷,反而又会给暑气增添些许凉爽,让人感觉丝丝惬意。


另一方面,“凉”字的两点水“冫”同“冰”字,“水坚为冰”,五行之中,我们会用火行来表示温暖,而用与之相对的水行来表示寒冷。通解中,我们曾提到:立秋时分,我们便步入了“申月”,而“申”便是五行中水行的“长生”之地,五行中水行的力量从这个时候起便开始崭露头角,但出生之气,力量还十分微弱,所以用代表“微寒”的“凉”,来表示这“初生之水”。因此,“凉”两层含意,一是表示阴气的渐进,二要凸显“水行”的力量。

 

开篇时我曾说,木星的顺行或许并不会像水星顺行那样让我们觉得“汹涌澎湃,荡气回肠”,那便是由于秋天以及申月的临近。初生之水富有生机和活力,而又受到金行相生(金生水)的加持,水的力量自然会格外显眼,那种感觉就仿佛是在大声地告诉世人“嘿,我来了”。


然而,木星将在申月迎来顺行,申对于木行而言是“气绝之地”,同时,木行又会受到秋天当令的金行的制约(金克木),那种感觉就好似待宰的羔羊,无力还击而任人宰割,在这个时候木行已经没有生长的意义,而它要做的就是去衬托的金行的强盛。因此,我认为木星的顺行或许能给你一个舍弃的勇气、帮助你做出一些明智之举。

 

其次, 进入秋天之时用“风”来表示,这似乎是在与立春初候的“东风解冻”形成呼应。我们在之前的节令中曾经做过介绍:“风”象征着变动,象征着过渡。这里的“凉风”就是要表达我们正处在某个转型期、过渡阶段,它强调的是我们要为外界即将做出的变化在这个过渡阶段做好准备。因此,如果你可以预见未来的某个变化,或者你之前一直对某个抉择犹豫不决,那么就请抓住木星顺行这个机会吧


立秋二候:白露降


白露降。大雨之後,清凉风来,而天气下降,茫茫而白者,尚未凝珠,故曰白露降,示秋金之白色也。


是说立秋五天后,这时再降雨,雨后空气中的湿气将会因凉风洗礼,而在天空中凝结成白茫茫雾气,然而,此时大地的热气还未完全消退,地表以上仍然是阳气的天下,阴气还处在向二阴生发的过程之中,尚未到达地面。


因此,雾气降落在枝头、降落在大地,便很快就会蒸发,不能凝结成水珠。这里要区别于节气上的“白露”。这里说“白露降”主要是为了强调秋天的颜色为“白色”。

 

立秋二候把“凉风至”所强调“水行初生”话锋一转,而引向了“临官的金行”(申为金行“临官”的位置,是能量较强的位置)。


“白”色为金行之色,这里原文中已经提到了;而对于“露”,蔡邕《月令》说:“露者阴之液也”,这里他所强调的是阴气的渐长;而《说文》中的把“露”解释为“润泽也”,八卦之中,“兑为泽,西方之卦也”,西方为金行的方位,又是强调我们正在一点点的步入“金秋”。


而对于“降”,日月星辰,东升而西没,天上的东方苍龙七宿昂首向上,而西方白虎七宿俯首而下,阳气上升阴气下降,这里用“降”意欲言明“金行”对我们的影响将是向下的,那将是一种向下的冲击,是一种对庞杂事务的削减。


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压力,但它不同于土行,那更像是短促的突如其来的重量,而那更像是对于我们的一次次的考验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092318423.png


如果说立秋初候是在告诉你,我们正处在一个过渡的阶段,那么立秋二候就是在着重强调,你将要面临的是就是“金行”的“压力”和“剥削”,而你要想清楚的便是哪些“糟粕”将会随着金行的“剥削”而丢弃,而哪些“精华”又要完好的保留下来帮你承担金行的重量。


立秋三候:寒蝉鸣


寒蝉鸣。寒蝉,《尔雅》曰:寒螿,蝉小而青紫者;马氏曰物生于暑者,其声变之矣。


是说立秋最后几天,寒蝉开始鸣叫了。《尔雅》中说“蜺,一名寒蜩,又名寒螿,似蝉而小,青赤色者也”。


我们在夏至二候讲“蜩始鸣”的时候,曾说蝉的鸣叫更像是一种哀鸣,而这里再次用蝉的鸣叫作为一候,而主角却变成了青色的小蝉。青色代表东方木行之色,刚才我们介绍过,申为木行气绝之地,因此,这里的蝉鸣正是木行的哀悼之音。


另一方面,我们也曾介绍过“蜩”有“调和”之意,夏至时的“蜩始鸣”,调和的是阴阳,而在这里寒蝉更像是在调和季节。而每每到了调和之时,那更像是一种对即将来临变化所作的一种准备,因为外界有变化,所以才要进行调和。


夏至时的调和是让我们提防由阳转阴,让我们意识到从夏至开始,我们就将进入“小人道长,君子道忧”的过程,而这个时候似乎更像是提醒我们“金行”杀气的渐渐袭来,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也将越发临近,或许就在不久之后,我们就要遭遇狭路相逢。而你准备好了吗?

 

微信图片_201908092318424.png


立秋的前几天告诉了我们外界环境正在悄然变动,而后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变动是要让我们进行自我检查,把那些没用的东西要大胆舍弃掉,而最后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一个扩张或者创造的时刻了,收敛、总结、精炼、化繁为简将是现在最好的选择。


这就是立秋三候:凉风至、白露降和寒蝉鸣。


你那里的秋天

是什么颜色的?

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


新月作者


远志


中国古典占星师,易学文化、中国古代天文史、中国古代历法研究学者;伦敦占星学院受邀讲师,致力于中国古籍中的天文学和占星学梳理;NCGR(国家地球宇宙研究学会)中国分会主席,受邀于2019年参加NCGR国际占星会议演讲。



月令专题:

大暑|水逆正猛、又逢大暑!有一种等待叫时机“未”到

小暑|酷夏续命攻略:原来“避暑”可以这么高级

夏至|过了夏天才知道,世道崩坏是从“忽视脚下”开始的


版权声明:以上文章版权归“新月占星”(伦敦占星学院大中华区独家合作伙伴)所有,如需转载请在评论区留言




四时物候与观物取象

这才是中国文化的智慧啊!

智慧的秘密

天上的星星早就说尽了

中国古典占星二十八星宿

中国文化真正的根

等你探索


微信图片_201905061845039.png



了解更多详情

欢迎添加新月客服小云微信

微信号:newmoonmag01

或扫描以下二维码

新客服二维码.png

投稿及译者应征

欢迎点击“投稿”

查看详情

 

640 (2).gif


微信图片_2019043016401311.png